作者:管理中心 來源: 發布日期:2018-08-02 點擊次數:
一直以來,公務用車配備和使用管理都是人民群眾反映強列的熱點難點問題,也是近年來全國“兩會”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。為解決中國公務用車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,習近平總書記、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指示,中國黨中央、國務院專門作出部署,強調要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。 減少車輪上的浪費與腐敗,是公車改革的主要出發點。但在其他層面,公車改革還有多重意義。 比如,公車改革讓官員走進老百姓生活。出門上門要提早,是官員們今后應適應的新常態。一般提早半小時出門較為普遍,城市規模大、交通狀況不理想,或許應提早一兩小時出門??赡芤灿泄賳T,在家人的幫助下,開始學著接觸、使用打車軟件,而原先根本就沒有這樣的需求。從之前的“不食人間煙火”,到融進普通人生活,不僅讓官員學會“生活自理”,也可以更真切地體驗普通群眾的日常生活。官員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一員,由偶爾的體驗變成日常的感受,才能真正感知群眾生活的冷暖。 公車改革,也能推動相關部門改進服務。由于不會開車,早高峰沒擠上公交又沒打到車,那就只得硬著頭皮步行了。雖然公交低碳環保,步行還能鍛煉身體,但享受慣了公車服務的官員們還得抓緊適應。隨著公車改革深入推進,官員體會出行難后,進而會發出改進的呼吁。這樣,讓公交車多發一些、出租車改革推進得快一些,其進程可能會加快。 公車改革,對官員來說,其實不亞于一次深入調研。沒了官車陣勢和官員身份標簽,公交車上、出租車上、網約車上,在與普通群眾的接觸中,更便于聽到社會各方面各式各樣的吐槽,更真實地了解基層群眾對部門工作的意見、建議與訴求,這是很接地氣的、很有實效的調研方式,可以更好地了解施政的得失、民心所向。 公車改革的意義,不僅在于遏止浪費和腐敗,更是轉變政府職能、推進后勤服務社會化改革的重要內容,是順應民意、維護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形象的迫切要求。 (內蒙冀合公司 田宇) |
版權所有:冀中能源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 冀ICP備12003803號-1 冀公網安備 13042002000548號 建議IE5.5,1024*768以上分辨率瀏覽本網站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請勿轉載、摘編或建立鏡像,否則視為侵權。